如何有效防范静电危害
石化企业生产的汽油、柴油、苯、甲苯、二甲苯等大多属于易燃易爆液体或可燃液体,这些化工产品均是电的不良导体。生产中油品的流动、喷射、过滤、搅拌、冲击等相对运动都能产生静电,静电产生的电场强度和油品表面的电位达到一定极限时,将产生火花放电,就会点燃可燃混合气,引起爆炸或火灾。石化企业应重视静电的危害,采取有效措施,防范事故的发生。
静电形成的条件和危害
在石油化工生产中,静电放电对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但并非所有的静电放电都会引起爆炸事故。静电危害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以下3个基本条件:带电体表面电荷所形成的静电场强度必须达到能击穿周围气体的强度;静电放电的能量必须大于可燃物的最小点燃能量;
放电必须在爆炸混合物的爆炸浓度范围内发生。另外,影响静电放电的因素很多,包括物料的种类、形态、环境条件、静电放电的种类等。
静电的危害主要是爆炸、火灾和电击人体。其中爆炸和火灾是静电最大的危害。静电能量虽然不大,但因其电压很高而容易发生放电。当带电体与不带电或静电电位低的物体互相接近时,如果电位差达到300 V以上,就会出现火花放电。静电放电的火花能量,若已达到周围可燃物的最小着火能量,而且可燃物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爆炸极限,就会立即发生燃烧或爆炸。
静电电击只发生在瞬间,通过人体的电流为瞬时冲击电流,其危害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直接伤害、二次伤害、精神紧张。人体遭受电击时,会精神紧张,发生误操作、高空坠落、摔伤或触碰机械造成伤害等后果。
预防静电危害的基本措施
防止静电危害的原则是控制静电的产生和防止静电的积累。控制静电的产生主要是控制工艺过程和合理选择工艺过程所用的材料;防止静电的积累要求设法加速静电的泄漏和中和,使静电不超过安全限度。主要有以下几种控制方法:
工艺控制法。就是在工艺流程、设备结构、材料选择和操作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以达到限制静电的产生或控制静电积累的目的。具体方法如下:限制输送速度,即降低液体输送中的摩擦速度或液体物料在管道中的流速等工作参数,可限制静电的产生;加快静电电荷的逸散:包括使用缓冲器,在输送液体物料时,使带电的液体通过管道进入储罐之前,先进入缓冲器内“缓冲”一段时间,使大部分电荷在这段时间里逸散,从而大大减少了带入储罐的电荷。注入储罐的液体应静置一段时间后才能进行检尺、采样等工作,以使蓄积的电荷向器壁、液面集中并泄入大地;消除杂质,石油产品在生产输送中要避免水、空气及其他杂质与油品之间以及不同油品之间相互混合;消除产生静电的附加源:如液流的喷溅、容器底部积水受到注入流的搅拌、在液体或粉体内夹入空气或气泡、粉尘在料斗或料仓内冲击、液体或粉体的混合搅动等;选用合适的材料来消除静电;适当安排物料的投入顺序,即在某些搅拌工艺过程中,适当安排加料顺序,可降低静电的危害。
静电屏蔽法。静电屏蔽,即将屏蔽导体靠近带静电体放置,以减轻静电放电的危险和防止静电感应的作用。可采取整体屏蔽,也可根据需要采取局部屏蔽,可采用网状屏蔽体,也可采用板状屏蔽体。但需要注意的是,屏蔽并不能消除静电电荷。
静电泄漏法。所谓泄漏,就是把静电泄掉。泄漏法包括接地、增湿、加抗静电剂、涂导电涂料等方法。
静电消除器。静电消除器是有效防止绝缘体带电的设备,分为放射线式、外接电源式、自感应式3种类型。
文章摘自:广东省安全生产技术中心网